选择考研院校的七个原则(关于考研院校的选择)

|==

第一,招生人数不多的学校,小伙伴们报名要十分慎重。

因为还有很多本校的考生跟你竞争,招生人数太少,所以你的机会不大。(什么,你是学霸?算我没说。)

第二,如果你英语不是很好的话,慎重填报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

一般来说这34所大学的分数线都是高于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线。英语的单科分数线也要高一些。

第三,不看名气看实力,你所报考的专业在这所学校是否很强,学科建设是否受到学校的重视。

首先,硬件方面的优势,如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科学设备等,这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不是特别明显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等技术来弥补“普通高校”与“名校”的差距。

其次,某些学校虽然不见得是名校,但在某些学科方面却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上海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徐州医学院的麻醉学专业等等。

第四,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无疑为自己留在这个区域存下了一笔不少的本钱。

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想要在北京谋求发展最好报北京的学校
选择考研院校的七个原则(关于考研院校的选择)插图
,想要以后在上海工作就考虑上海的学校,要想在华东就选华东的学校,要想在华中就选华中的学校。

因为毕业以后异地找工作很费力,一方面有毕业论文要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经济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第五,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把握比较大的学校。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这不是废话吗。

但是总有一小部分好高骛远的同学高估自己的实力,他们执着的做着分母

如果要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一定要从自身能力出发。如果考生的专业基础不足以挑战专业强的名校,本校就是上佳的选择。

如果考本校也有较大的难度,考生可以尝试比本校低一个档次的学校。这点听起来似乎不太合理,但如果你考本校失败(特别是热门专业),同时被调剂到别的你不喜欢的专业,那才叫得不偿失!

第六、优先报考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分配限制要少得多,想去外企和各种的单位,公司单位都没有障碍。

报考属于某些部委的学校要慎重,因为以后毕业分配只能在这些部委内部的单位中进行,想跳出这些部委,你得付出一些的代价(具体是什么代价自行脑补)。但也不排除你本身立志于此。

而且,讨厌的是,听起来热门的专业,在这些部委的高校中就可能就不是你想象的热门专业,而是变了味的热门专业,专业面非常狭窄。如电子工程在某理工,某航可能就是导弹导航和雷达。好专业只不过是不好说出口的专业换上好听的名称,把你骗过来发现上当也晚了。

第七、与一般的高校招生单位相比,选择科研院所有许多优势,这些都值得我们考虑。

与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录取率高,录取程序也更公正。

每年报考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录取率更高;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本科生,也使得科研院所在招生时,录取程序更为公正,不会出现一般高校招生中偏爱招收本校学生的情况。

另外,科研院所的培养侧重实践,实践经验更易提高。与一般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科研院所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更加侧重实践操作。许多科研院所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时,主要以承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培养,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项目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由于科研院所培养学生的经费大多是来自于所承接的项目,所以学生在读研期间相对于“半工半读”,除了获得一些生活补贴之外,导师额外还会有许多补贴。有些科研院所,如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事实上就是某集团的前身,在这些科研院所读研,就相对于已经在企业中开始从事研发工作了,生活待遇和补贴自然也就比一般高校高了。

我们在选择目标院校时,还需要考虑一下自身的经济情况。读研毕竟不能人人都是全额奖学金,学校提供的生活补贴也不一定完全够用,所以,我们在考研时不仅要考虑自己能否拿到报考院校的公费名额,还要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这样才不至于在以后的读研中因为自己的生计问题而无法专心学术,影响自己的前途。

希望打算成为研究生的小伙伴,能够更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