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改革_苏俄_国家(2019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分数线)

2019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瓦希商路

“瓦希之路”,又称自“瓦良格到希腊”之路,这是古罗斯一条重要的水上贸易之路。从波罗的海经过东欧最后到达拜占庭。“瓦希之路”开始于公元9世纪,从公元10世纪开始,古罗斯人开始使用这条商路。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这条商路在发展古罗斯的经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罗斯人通过这条商路,将动物皮毛、蜂蜜等商品出口到拜占庭,进口食盐等生活必需品。

2.查理马特改革

墨洛温王朝宫相查理·马特推行的一次改革。715年,查理继承父职出任宫相后,各地贵族蠢蠢欲动,王国内部再呈分裂之势,外族势力也乘虚而入,战火四燃。为挽救时局,加强中央权威,查理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以强力征用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以服骑兵役为条件的采邑分封代替以往无条件的土地封赐,组建起以中小贵族和上层自由民为主的强大骑兵武装,史称查理?马特改革。通过这一改革,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加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实力。而且采邑是连带土地上的劳动者一起分封的,这就使劳动者更加固着在土地之上,加强了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促进了法兰克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3.古兰经

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和社会政策都反映其中。共114章,6236节,记载了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所颁布的经文。其中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同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和犹太教进行斗争的记述;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针对阿拉伯社会情况所提出的宗教制度和社会主张;为了传教需要而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社会的故事和传说。因此,它不仅是宗教经典,而且是政治文献,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既是伊斯兰教精神的神圣源泉,也是阿拉伯社会是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体制的理论基石。

4.至尊法案

1534年3月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为加强王权,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亨利八世改革教会。1533年,他公开和罗马教皇决裂,下令禁止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内容是: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唯一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将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改革教会,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改革后的教会称为英国国教。国教成为都铎王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1559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重申这一法案。

5.蒂博尼哥罗起义

1825年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侵略的武装起义。是1825—1830年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由日惹王国苏丹的长子蒂博尼哥罗领导。1816年荷兰恢复对印尼
2019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改革_苏俄_国家(2019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分数线)插图
的统治后,加强对当地人民的压榨,并损害当地封建主的利益,激起各阶层人民不满。1826年10月15日,蒂博·尼哥罗率军进攻殖民军总部所在地梭罗,在卡窝克地区战败负伤,被迫撤退。斗争持续至1829年8月,蒂博尼哥罗率起义军转战格利尔山区。翌年3月,殖民当局以谈判为名诱捕蒂博尼哥罗,起义失败。这次战争虽然以起义者的失败而告终,但它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序幕。

6.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苏俄政府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和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此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此和约使新生的苏俄有了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7.和平十四点

由美国总统威尔逊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在1918年1月的国会演说中提出。主要内容有:第一,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缔结和约,保持公海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裁减军备,调 整殖民地等;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影响;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 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发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十四点” 原则集中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8.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简答题

1.古风时期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1)政治制度。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基本按来库古改革确定的体制发展,双王制和议事会继续保持,监察官的权力则大为加强。(1)双王制。两位国王分别由两个王族家族世袭,权位均等,平时只能作为贵族会议一员活动,战时则由其一人统军出征。(2)贵族元老议事会。由双王和28位60岁以上的贵族元老组成。总揽军政大权,国家大事都由它讨论决定,再交民众会通过。它还是最高司法机关,并协助一些主要官员处理政务。(3)监察官会议。五名监察官由30?60岁的公民中选出,任期一年。职责很宽:负责日常民事诉讼,对包括国王在内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或惩罚; 战时动员征兵,由两名监察官随王出征维持军纪。

(2)社会等级。来库古改革时,为了让斯巴达公民完全脱离生产专搞军事操练,国家遂在经济方面提供一些保证,把全国土地按户分给公民,世袭占有,但不得买卖;土地上的劳动者由被征服居民变成的国家奴隶担任。这套制度在日后由于镇压希洛特的需要而进一步强化,遂使斯巴达在希腊各邦中独具一格。土地国有和奴隶国有制度成为斯巴达经济生活的基础,也决定了斯巴达特殊的阶级结构。

(3)斯巴达社会由三个阶级组成:(1)奴隶主阶级,即斯巴达公民。成年男性最多时仅9000?10000人,完全脱离生产,专事军训和政治、宗教等活动。这个国家自称“平等人公社”。(2)小生产者阶级,即庇里阿西人,是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人口有10余万,居住在山区和沿海地带的村镇中,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有权占有一定量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在斯巴达官员的监察下实行居民区自治,承担纳贡和服兵役,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3)奴隶阶级,即希洛人。名称源出斯巴达征服拉哥尼亚南部之美塞尼亚人,人口20万?30万,以家庭为单位固着在斯巴达公民的份地上。希洛人须将其农产品的一半左右交给主人。希洛人属于国家所有公民占有,国家有生杀予夺之权,公民个人则没有。

(二)原因。斯巴达对外征服的过程,正是国家逐渐形成的过程。原来已经解体的氏族制度,在征服过程中解体得更加迅速了,结果斯巴达人的部落管理机构转化直接转化为国家机构,因此保留了许多氏族贵族民主制的成分。在来库古改革后,也没有确里平民民主制,最终还是形成了贵族民主制。而在征服过程中形成的对皮里阿西人及希洛人不同的政策也稳定下来。同时斯巴达相对希腊其他城邦比较刻板,全民军事化,掌握权利的男性公民大部分生活都在军营中度过,相对缺乏自由思想,同时也必须依靠剥削奴隶来供给生活。

2.明治初年废除封建制度的主要措施

(1)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

①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③土地制度改革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

建国三大政策:

①殖产兴业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由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国家的力量促进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推行“文明开化”和大力发展教育: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③富国强兵与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麦卡锡主义泛滥的原因

1946 ~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发表了一次演说之后,成为煽动这场反共浪潮的领袖式人物。麦卡锡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共产主义分子在政府中遍布影响的更为戏剧性的断言(事后无一项得到证实)接踵而来,如1954年麦卡锡又宣称美国陆军“纵容共产党”,1951~1954年他利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调查小组委员会和其他机构,对美国政府一切机构和个人进行“整肃”,开展所谓的“忠诚调查”等,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战后麦卡锡主义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苏争霸背景下美国国内的反共浪潮。战后美国政府在国内掀起了反共浪潮,采取了一系列排斥共产主义思想和打击国内共产势力的行动。进行了“忠诚调查”,全美上千万人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忠诚调查,2000多人因此被解雇,这场恐怖的调查活动也无形中为麦卡锡主义的出现推波助澜。

(二)美国国内保守派政治势力的鼎力相助。

战后麦卡锡主义之所以席卷全美也在于这场运动迎合了当时美国国内诸多保守派政治势力的需要,善于投机的麦卡锡通过其疯狂的反共主张为自己赢得了来自于保守派的热烈掌声。

(三)反共政治主题下的分权制衡机制。

麦卡锡主义的兴起,与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很多固有机制不无关系,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分权制衡机制在这一时期不自觉的给了麦卡锡以可乘之机。

美国两党制之下,在野党往往通过攻击和抹黑执政党来拉拢选民。由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同共产主义思想存在根本性冲突, 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反共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美国两党政策角逐的焦点。在当时,政客们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威胁,当时的美国谁反共激烈,谁在政治上就占优势。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各级政府成员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不得不对麦卡锡主义忍让纵容。

(四)麦卡锡的个人因素。

麦卡锡的整个政治生涯充斥了谎言与欺骗,其夸大扭曲事实、捕风捉影等高超的政治欺骗手段使得麦卡锡在其政治生涯当中得以一次次击败其对手并使自己的攻击目标陷于不利境地,善于在政坛上干“脏活”的过人之处,使其成为了开启并主导这场以其名字命名的极端反共运动的不二人选。麦卡锡的疯狂主张与行动也恰好迎合了战后美国国内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

三.论述题

1.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特征和影响

(一)兴起原因。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幸存的罗马城市,二是新兴的日耳曼城市。10世纪以后,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西欧城市开始勃兴。从产生的时间和地区上来看,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这些地方在9世纪或者更早已有城市,其他地区则稍显晚。10-11世纪,法国北部、尼德兰、莱茵河流域以及邻近地中海和北海、波罗的海两大贸易区一带的城市纷纷兴起。14-15世纪以后,一些西欧城市逐步由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发展成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其中少数则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或国际大都市。

(二)历史意义。从经济方面来看,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英国的货币地租甚至占了支配地位。从政治方面来看,城市兴起的政治影响是巨大 的,市民要求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对封建割据,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13-14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先后形成议会君主制,实现王权的强化,逐渐形成了以强大王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动,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唯名论哲学和罗马法开始复兴,并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三)影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欧产生并取代封建制起过重大作用。(1)中古西欧的城市一产生就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经济结构分解的开始。西欧城市的手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业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使城市成为西欧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工商业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而且为资本原始积累做了准备。(2)城市的兴起还使西欧社会的阶级关系和政体形式发生了变化。城市兴起后,市民阶层产生,他们构成反封建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国王与市民结盟,西欧一些国家的政体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由分裂割据的领主君主制过渡为等级君主制,16世纪以后又过渡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则在王权的庇护下得到迅速发展。(3)西欧封建社会初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人的入侵,古代的文学、艺术、哲学、政治、法律和科学消失。城市兴起后,兴建了许多世俗学校,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向整个封建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掀起了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2.近代殖民扩张的阶段和特征(略)

2019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瓦希商路

“瓦希之路”,又称自“瓦良格到希腊”之路,这是古罗斯一条重要的水上贸易之路。从波罗的海经过东欧最后到达拜占庭。“瓦希之路”开始于公元9世纪,从公元10世纪开始,古罗斯人开始使用这条商路。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这条商路在发展古罗斯的经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罗斯人通过这条商路,将动物皮毛、蜂蜜等商品出口到拜占庭,进口食盐等生活必需品。

2.查理马特改革

墨洛温王朝宫相查理·马特推行的一次改革。715年,查理继承父职出任宫相后,各地贵族蠢蠢欲动,王国内部再呈分裂之势,外族势力也乘虚而入,战火四燃。为挽救时局,加强中央权威,查理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以强力征用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以服骑兵役为条件的采邑分封代替以往无条件的土地封赐,组建起以中小贵族和上层自由民为主的强大骑兵武装,史称查理?马特改革。通过这一改革,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加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实力。而且采邑是连带土地上的劳动者一起分封的,这就使劳动者更加固着在土地之上,加强了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促进了法兰克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3.古兰经

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和社会政策都反映其中。共114章,6236节,记载了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所颁布的经文。其中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同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和犹太教进行斗争的记述;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针对阿拉伯社会情况所提出的宗教制度和社会主张;为了传教需要而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社会的故事和传说。因此,它不仅是宗教经典,而且是政治文献,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既是伊斯兰教精神的神圣源泉,也是阿拉伯社会是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体制的理论基石。

4.至尊法案

1534年3月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为加强王权,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亨利八世改革教会。1533年,他公开和罗马教皇决裂,下令禁止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内容是: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唯一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将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改革教会,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改革后的教会称为英国国教。国教成为都铎王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1559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重申这一法案。

5.蒂博尼哥罗起义

1825年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侵略的武装起义。是1825—1830年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由日惹王国苏丹的长子蒂博尼哥罗领导。1816年荷兰恢复对印尼的统治后,加强对当地人民的压榨,并损害当地封建主的利益,激起各阶层人民不满。1826年10月15日,蒂博·尼哥罗率军进攻殖民军总部所在地梭罗,在卡窝克地区战败负伤,被迫撤退。斗争持续至1829年8月,蒂博尼哥罗率起义军转战格利尔山区。翌年3月,殖民当局以谈判为名诱捕蒂博尼哥罗,起义失败。这次战争虽然以起义者的失败而告终,但它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序幕。

6.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苏俄政府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和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此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此和约使新生的苏俄有了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7.和平十四点

由美国总统威尔逊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在1918年1月的国会演说中提出。主要内容有:第一,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缔结和约,保持公海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裁减军备,调 整殖民地等;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影响;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 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发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十四点” 原则集中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8.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简答题

1.古风时期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1)政治制度。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基本按来库古改革确定的体制发展,双王制和议事会继续保持,监察官的权力则大为加强。(1)双王制。两位国王分别由两个王族家族世袭,权位均等,平时只能作为贵族会议一员活动,战时则由其一人统军出征。(2)贵族元老议事会。由双王和28位60岁以上的贵族元老组成。总揽军政大权,国家大事都由它讨论决定,再交民众会通过。它还是最高司法机关,并协助一些主要官员处理政务。(3)监察官会议。五名监察官由30?60岁的公民中选出,任期一年。职责很宽:负责日常民事诉讼,对包括国王在内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或惩罚; 战时动员征兵,由两名监察官随王出征维持军纪。

(2)社会等级。来库古改革时,为了让斯巴达公民完全脱离生产专搞军事操练,国家遂在经济方面提供一些保证,把全国土地按户分给公民,世袭占有,但不得买卖;土地上的劳动者由被征服居民变成的国家奴隶担任。这套制度在日后由于镇压希洛特的需要而进一步强化,遂使斯巴达在希腊各邦中独具一格。土地国有和奴隶国有制度成为斯巴达经济生活的基础,也决定了斯巴达特殊的阶级结构。

(3)斯巴达社会由三个阶级组成:(1)奴隶主阶级,即斯巴达公民。成年男性最多时仅9000?10000人,完全脱离生产,专事军训和政治、宗教等活动。这个国家自称“平等人公社”。(2)小生产者阶级,即庇里阿西人,是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人口有10余万,居住在山区和沿海地带的村镇中,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有权占有一定量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在斯巴达官员的监察下实行居民区自治,承担纳贡和服兵役,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3)奴隶阶级,即希洛人。名称源出斯巴达征服拉哥尼亚南部之美塞尼亚人,人口20万?30万,以家庭为单位固着在斯巴达公民的份地上。希洛人须将其农产品的一半左右交给主人。希洛人属于国家所有公民占有,国家有生杀予夺之权,公民个人则没有。

(二)原因。斯巴达对外征服的过程,正是国家逐渐形成的过程。原来已经解体的氏族制度,在征服过程中解体得更加迅速了,结果斯巴达人的部落管理机构转化直接转化为国家机构,因此保留了许多氏族贵族民主制的成分。在来库古改革后,也没有确里平民民主制,最终还是形成了贵族民主制。而在征服过程中形成的对皮里阿西人及希洛人不同的政策也稳定下来。同时斯巴达相对希腊其他城邦比较刻板,全民军事化,掌握权利的男性公民大部分生活都在军营中度过,相对缺乏自由思想,同时也必须依靠剥削奴隶来供给生活。

2.明治初年废除封建制度的主要措施

(1)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

①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③土地制度改革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

建国三大政策:

①殖产兴业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由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国家的力量促进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推行“文明开化”和大力发展教育: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③富国强兵与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麦卡锡主义泛滥的原因

1946 ~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发表了一次演说之后,成为煽动这场反共浪潮的领袖式人物。麦卡锡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共产主义分子在政府中遍布影响的更为戏剧性的断言(事后无一项得到证实)接踵而来,如1954年麦卡锡又宣称美国陆军“纵容共产党”,1951~1954年他利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调查小组委员会和其他机构,对美国政府一切机构和个人进行“整肃”,开展所谓的“忠诚调查”等,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战后麦卡锡主义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苏争霸背景下美国国内的反共浪潮。战后美国政府在国内掀起了反共浪潮,采取了一系列排斥共产主义思想和打击国内共产势力的行动。进行了“忠诚调查”,全美上千万人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忠诚调查,2000多人因此被解雇,这场恐怖的调查活动也无形中为麦卡锡主义的出现推波助澜。

(二)美国国内保守派政治势力的鼎力相助。

战后麦卡锡主义之所以席卷全美也在于这场运动迎合了当时美国国内诸多保守派政治势力的需要,善于投机的麦卡锡通过其疯狂的反共主张为自己赢得了来自于保守派的热烈掌声。

(三)反共政治主题下的分权制衡机制。

麦卡锡主义的兴起,与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很多固有机制不无关系,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分权制衡机制在这一时期不自觉的给了麦卡锡以可乘之机。

美国两党制之下,在野党往往通过攻击和抹黑执政党来拉拢选民。由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同共产主义思想存在根本性冲突, 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反共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美国两党政策角逐的焦点。在当时,政客们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威胁,当时的美国谁反共激烈,谁在政治上就占优势。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各级政府成员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不得不对麦卡锡主义忍让纵容。

(四)麦卡锡的个人因素。

麦卡锡的整个政治生涯充斥了谎言与欺骗,其夸大扭曲事实、捕风捉影等高超的政治欺骗手段使得麦卡锡在其政治生涯当中得以一次次击败其对手并使自己的攻击目标陷于不利境地,善于在政坛上干“脏活”的过人之处,使其成为了开启并主导这场以其名字命名的极端反共运动的不二人选。麦卡锡的疯狂主张与行动也恰好迎合了战后美国国内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

三.论述题

1.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特征和影响

(一)兴起原因。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幸存的罗马城市,二是新兴的日耳曼城市。10世纪以后,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西欧城市开始勃兴。从产生的时间和地区上来看,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这些地方在9世纪或者更早已有城市,其他地区则稍显晚。10-11世纪,法国北部、尼德兰、莱茵河流域以及邻近地中海和北海、波罗的海两大贸易区一带的城市纷纷兴起。14-15世纪以后,一些西欧城市逐步由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发展成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其中少数则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或国际大都市。

(二)历史意义。从经济方面来看,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英国的货币地租甚至占了支配地位。从政治方面来看,城市兴起的政治影响是巨大 的,市民要求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对封建割据,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13-14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先后形成议会君主制,实现王权的强化,逐渐形成了以强大王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动,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唯名论哲学和罗马法开始复兴,并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三)影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欧产生并取代封建制起过重大作用。(1)中古西欧的城市一产生就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经济结构分解的开始。西欧城市的手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业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使城市成为西欧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工商业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而且为资本原始积累做了准备。(2)城市的兴起还使西欧社会的阶级关系和政体形式发生了变化。城市兴起后,市民阶层产生,他们构成反封建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国王与市民结盟,西欧一些国家的政体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由分裂割据的领主君主制过渡为等级君主制,16世纪以后又过渡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则在王权的庇护下得到迅速发展。(3)西欧封建社会初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人的入侵,古代的文学、艺术、哲学、政治、法律和科学消失。城市兴起后,兴建了许多世俗学校,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向整个封建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掀起了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2.近代殖民扩张的阶段和特征(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