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云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3云南大学法学研究生最低录取分数)

2013 云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70 分)
1.盐铁会议
西汉政府召集的一次讨论施政方针的会议。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为解决施政问题,召集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到京城举行会议。贤良、文学主张“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桑弘羊代表政府与之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会后,桓宽据此整理出《盐铁论》一书,详记双方的论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盐铁会议的召开对政府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了促进作用。
2.蒙藏院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的管理蒙藏地区事务的机构。辛亥革命后,废清朝的理藩部,设蒙藏事务员,掌管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直属国务院,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分总务处及民治、边卫、劝业、封赍、宗教五科。1914年,升格为蒙藏院,直属大总统,仍设总裁、副总裁,分总务、秘书二厅,及第一、第二 两司。第一司辖民治、劝业、边卫三科,第二司辖封叙、宗教、典礼三科。1928年,国民政府改设蒙藏委员会。
3.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4.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5.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6.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其基本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作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与中世纪封建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肯定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大力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高贵和人的伟大,要求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道”,反对“神道”;崇尚个性自由,攻击禁欲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和号召人们追求荣誉、幸福和物质上的享受。
7.汤因比
(1889-1975年)二十世纪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文化形态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传世之作《历史研究》影响巨大,提出了历史研究的单位,文明的数量,文明的可比性,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文明生长的尺度,文明衰落的原因,文明的解体等。并且对西方文明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献身于寻求摆脱西方社会困境的人生道路。
二、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140 分)
1、简述两税法的内容和作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一)主要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 (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9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二)历史意义。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2、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权力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接受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在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从这一意义讲,没有秦,就没有汉、唐、元、明、清,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2、统一为中国的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创建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这一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中国的千古大帝,他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体制的总工程师.
3、简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涵、区别和联系。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发刊词》中,进一步把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指十六字纲领中的“驱除挞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满族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因此,“反满”具有反对满洲贵·族的反动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双层含义。民族主义的“反满”内容,不同于长期流行的那种狭隘的民族复仇的“反满”思想,它旗帜鲜明地把满洲皇亲贵族和官吏同广大满族人民严格区别开了,和当时流行的民族复仇主义划清了界限,从而团结了各族人民,孤立了清朝统治者。这一主张使得革命取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从而在辛亥革命中,使得立宪派、旧官僚等加入了革命的阵营,从而壮大了革命的力量。
民权主义,是指十六字纲领中的“建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按照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给国民以民权,让国民选举总统、选举议员和制订宪法,并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绘制蓝图。这种以铲除帝制、建立共和国为核心的民权主义,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愿望,也解决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体问题,从思想上武装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指导了辛亥革命胜利后组建政府的活动。
民生主义,是指十六字纲领中随“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大目的:其一,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在土地方面实行国有化,以保证资本主义最迅速的发展”。平均地权采取改良的方法,即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将来因工业、交通等发展而增长的地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不能归原主个人所占有。事实上,当时封建势力还很强大,资产阶级幻想以软弱的手段去“平均地权”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之,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和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尽可能的团结更多的力量参与革命,最终知道了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但其中表现出了革命派的软弱性,致使在革命胜利后出现了妥协退让的举动。虽然他们团结了尽可能多的力量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但也使得立宪派、旧官僚的混入革命队伍,最终虽然促成了清政府的迅速垮台,也为革命果实的失落、革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4、简述南京国民政权崩溃的原因。
国民党为何丢失大陆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解释,更可以得出各自 不同的结论。(1)大陆研究观点。大陆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 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学者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统治基础不牢固;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抗战胜利后的倒行逆施;不解决土地问题;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共产党的强大有力,国际形势不利于国民党。张宪文教授认为,国民党在短短四年时间内陷于政治崩溃的局面并失去对整个中国大陆的统治,究其原因有两条:“第一,严重的政治腐败,大大削弱本身力量;第二,丧失了全国各阶层大多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2)海外研究观点。海外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党自身问题;中共力量的发展。总体说来,经过1928年至1949年,作为执政党,国民党是逐步丧失其合法性的。例如,腐败是国民党始终难以祛除的病因,更是导致其统治崩溃的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党政治上专制独裁,是其最大的政治腐败,也是国民党的党、政、军内政治腐败的根源。自宣布进入“训政”阶段后,国民党藉此独揽政权,尽管抗战时期有所改变,但总体上并无大的变化。不受监督的权力易产生腐败。由于法律制度失效,不少国民党政府机构效率极低。五院制并未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但在实际运作中,权力高度集中,监察院和司法院都形同虚设,难以实现监督腐败的作用。例如在制度设计中,监察院并无惩戒之权,被弹劾的腐败官员难以得到应有的惩处。在地方,因为国民党难以在短时间内训练足够多的基层管理人员,以致很多岗位被土豪劣绅所占据,基层秩序极为混乱。基层组织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则直接损害了整个政治体制的基础,导致合法性和权威性危机。
(二)经济腐败。经济腐败直接体现在战后的接收上。日本投降后,尽管国民政府制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军政机关部门纷纷成立接收机构,抢先接收,乘机将日伪资产划为私有,盗窃盗卖物资,挥霍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诸如此类的乱象,造成了收复区经济的混乱,并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怨愤,使国民党的执政合法性急剧流失。
(三)军队腐败。官场的腐败,使国民党军队亦走向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被视为私有,军队风纪败坏。军政不合,互相倾轧,军队经商,走私资敌,兵役败坏,乱拉壮丁。其实国民党军队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私有和风纪败坏。国民党军队的主要特征虽是党军,但仍然具有传统时代及北洋军阀时期军队私有的观念。由于国民党军队存在中央军和地方军,两者之间长期互相猜疑,而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则更是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此外,军纪败坏更是军队腐败的一大内容,官兵吸食鸦片,经营商业,克扣军饷。军官官僚化现象突出。
5、简述开罗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三国首脑签署 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开罗宣言》表示同意。《开罗宣言》于 1943年12月1日发表。主要内容是:(1)日本归还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2)在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3)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4)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主要国际文件,明确承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宣言的发表,基本符合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反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与领土完整的正当要求,对于加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与协作,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了 很大作用。
6、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868年4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9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历史作用: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3)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7、简述事实判断、因果判断、价值判断的关系。(略)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清代学者王国维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观点?
1919年,王国维在沈曾植七十大寿时作《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把清代学术发展概括为“清学三阶段论”,即“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一)清学的三个阶段。(1)“国初之学大”。清初之学由顾炎武开创,是“以经世为体,以经、史为用”的“经世之学”,代表人物有: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反对空言,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亭林文集》等;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2)“乾嘉之学精”。乾嘉之学由戴震、钱大昕开创,乾嘉时期是“以经、史为体,而其所得往往裨于经世”的“
2013云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3云南大学法学研究生最低录取分数)插图
经史之学”。乾嘉考据学主张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他们治学严谨,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汉学,但并不泥古、独尊汉学,而是强调通经致用,从古代寻找变革的根据。(3)“道咸以降之学新”。道咸之学由龚自珍、魏源领军,道咸时期是“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逮四裔”的“新学”。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与《瀛环志略》和姚莹与《康輶纪行》。
(二)三者之间的联系。(1)三个阶段的学术形态虽然不同,但其形成却具有相同的原因——世道之变化。清初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伤乱之际,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乾嘉时期“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对经世的关注下降,“得肆意稽古”,“经、史、小学专门之业兴”;道咸之际,“政治风俗已渐变于昔,国势亦稍稍不振”,虽“学者尚承乾嘉之风”,但为“图变革”,故学术“不循国初及乾嘉诸老为学之成法”。 (2)三个阶段虽然学术形态不同,但方法则大体相同——“学问之品类不同,而其方法则一。国初诸老用此以治经世之学,乾嘉诸老用之以治经、史之学,先生复广之以治一切诸学”。
2、论述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变革的政治、经济特点和变迁。
?背景、目的、结果:
洋务新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推行洋务新政;由于列强的控制,清政府的腐败,洋务新政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戊戌新政: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实行戊戌新政;由于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由于光绪帝没有实权,在顽固派破坏镇压下失败;
清末新政:《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兴起;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阻止革命形势发展,清政府实行新政;由于新政增加捐税,激化了矛盾,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涉及领域:
经济领域:洋务新政举办新式企业;戊戌新政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实业;
政治领域:洋务新政设立总理衙门;戊戌新政对旧制度进行不少改革;清末新政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
军事领域:洋务新政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戊戌新政实行征兵制;清末新政编练新军;
文教领域:洋务新政创办新式学堂;戊戌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小学堂;清末新政派遣留学生等;
?三次新政的相同点:
??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涉及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
①发生时代不同: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②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清末新政的主持者是地主阶级,未跳出“中体西用”圈子,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戊戌新政的实际倡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试图通过社会内部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强独立;
③ 性质、影响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洋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革命形势发展;
?从三次新政看晚清近代化的特点:
??①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②行动是迟缓的;
?晚清近代化行动的评价:
?①晚清政府的近代化行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由于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未进行彻底地改革的;
?②尽管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危机,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论述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教训。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特点。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1)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2)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3)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权力向苏共的最高领袖个人手中集中,使总书记变成全党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首脑。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教训。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 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前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顺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都足以证明这个体制的高效率。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
2013 云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70 分)
1.盐铁会议
西汉政府召集的一次讨论施政方针的会议。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为解决施政问题,召集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到京城举行会议。贤良、文学主张“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桑弘羊代表政府与之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会后,桓宽据此整理出《盐铁论》一书,详记双方的论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盐铁会议的召开对政府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了促进作用。
2.蒙藏院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的管理蒙藏地区事务的机构。辛亥革命后,废清朝的理藩部,设蒙藏事务员,掌管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直属国务院,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分总务处及民治、边卫、劝业、封赍、宗教五科。1914年,升格为蒙藏院,直属大总统,仍设总裁、副总裁,分总务、秘书二厅,及第一、第二 两司。第一司辖民治、劝业、边卫三科,第二司辖封叙、宗教、典礼三科。1928年,国民政府改设蒙藏委员会。
3.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4.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5.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6.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其基本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作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与中世纪封建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肯定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大力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高贵和人的伟大,要求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道”,反对“神道”;崇尚个性自由,攻击禁欲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和号召人们追求荣誉、幸福和物质上的享受。
7.汤因比
(1889-1975年)二十世纪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文化形态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传世之作《历史研究》影响巨大,提出了历史研究的单位,文明的数量,文明的可比性,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文明生长的尺度,文明衰落的原因,文明的解体等。并且对西方文明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献身于寻求摆脱西方社会困境的人生道路。
二、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140 分)
1、简述两税法的内容和作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一)主要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 (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9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二)历史意义。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2、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权力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接受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在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从这一意义讲,没有秦,就没有汉、唐、元、明、清,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2、统一为中国的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创建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这一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中国的千古大帝,他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体制的总工程师.
3、简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涵、区别和联系。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发刊词》中,进一步把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指十六字纲领中的“驱除挞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满族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因此,“反满”具有反对满洲贵·族的反动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双层含义。民族主义的“反满”内容,不同于长期流行的那种狭隘的民族复仇的“反满”思想,它旗帜鲜明地把满洲皇亲贵族和官吏同广大满族人民严格区别开了,和当时流行的民族复仇主义划清了界限,从而团结了各族人民,孤立了清朝统治者。这一主张使得革命取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从而在辛亥革命中,使得立宪派、旧官僚等加入了革命的阵营,从而壮大了革命的力量。
民权主义,是指十六字纲领中的“建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按照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给国民以民权,让国民选举总统、选举议员和制订宪法,并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绘制蓝图。这种以铲除帝制、建立共和国为核心的民权主义,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愿望,也解决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体问题,从思想上武装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指导了辛亥革命胜利后组建政府的活动。
民生主义,是指十六字纲领中随“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大目的:其一,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在土地方面实行国有化,以保证资本主义最迅速的发展”。平均地权采取改良的方法,即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将来因工业、交通等发展而增长的地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不能归原主个人所占有。事实上,当时封建势力还很强大,资产阶级幻想以软弱的手段去“平均地权”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之,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和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尽可能的团结更多的力量参与革命,最终知道了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但其中表现出了革命派的软弱性,致使在革命胜利后出现了妥协退让的举动。虽然他们团结了尽可能多的力量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但也使得立宪派、旧官僚的混入革命队伍,最终虽然促成了清政府的迅速垮台,也为革命果实的失落、革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4、简述南京国民政权崩溃的原因。
国民党为何丢失大陆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解释,更可以得出各自 不同的结论。(1)大陆研究观点。大陆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 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学者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统治基础不牢固;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抗战胜利后的倒行逆施;不解决土地问题;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共产党的强大有力,国际形势不利于国民党。张宪文教授认为,国民党在短短四年时间内陷于政治崩溃的局面并失去对整个中国大陆的统治,究其原因有两条:“第一,严重的政治腐败,大大削弱本身力量;第二,丧失了全国各阶层大多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2)海外研究观点。海外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党自身问题;中共力量的发展。总体说来,经过1928年至1949年,作为执政党,国民党是逐步丧失其合法性的。例如,腐败是国民党始终难以祛除的病因,更是导致其统治崩溃的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党政治上专制独裁,是其最大的政治腐败,也是国民党的党、政、军内政治腐败的根源。自宣布进入“训政”阶段后,国民党藉此独揽政权,尽管抗战时期有所改变,但总体上并无大的变化。不受监督的权力易产生腐败。由于法律制度失效,不少国民党政府机构效率极低。五院制并未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但在实际运作中,权力高度集中,监察院和司法院都形同虚设,难以实现监督腐败的作用。例如在制度设计中,监察院并无惩戒之权,被弹劾的腐败官员难以得到应有的惩处。在地方,因为国民党难以在短时间内训练足够多的基层管理人员,以致很多岗位被土豪劣绅所占据,基层秩序极为混乱。基层组织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则直接损害了整个政治体制的基础,导致合法性和权威性危机。
(二)经济腐败。经济腐败直接体现在战后的接收上。日本投降后,尽管国民政府制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军政机关部门纷纷成立接收机构,抢先接收,乘机将日伪资产划为私有,盗窃盗卖物资,挥霍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诸如此类的乱象,造成了收复区经济的混乱,并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怨愤,使国民党的执政合法性急剧流失。
(三)军队腐败。官场的腐败,使国民党军队亦走向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被视为私有,军队风纪败坏。军政不合,互相倾轧,军队经商,走私资敌,兵役败坏,乱拉壮丁。其实国民党军队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私有和风纪败坏。国民党军队的主要特征虽是党军,但仍然具有传统时代及北洋军阀时期军队私有的观念。由于国民党军队存在中央军和地方军,两者之间长期互相猜疑,而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则更是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此外,军纪败坏更是军队腐败的一大内容,官兵吸食鸦片,经营商业,克扣军饷。军官官僚化现象突出。
5、简述开罗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三国首脑签署 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开罗宣言》表示同意。《开罗宣言》于 1943年12月1日发表。主要内容是:(1)日本归还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2)在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3)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4)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主要国际文件,明确承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宣言的发表,基本符合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反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与领土完整的正当要求,对于加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与协作,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了 很大作用。
6、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868年4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9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历史作用: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3)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7、简述事实判断、因果判断、价值判断的关系。(略)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清代学者王国维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观点?
1919年,王国维在沈曾植七十大寿时作《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把清代学术发展概括为“清学三阶段论”,即“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一)清学的三个阶段。(1)“国初之学大”。清初之学由顾炎武开创,是“以经世为体,以经、史为用”的“经世之学”,代表人物有: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反对空言,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亭林文集》等;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2)“乾嘉之学精”。乾嘉之学由戴震、钱大昕开创,乾嘉时期是“以经、史为体,而其所得往往裨于经世”的“经史之学”。乾嘉考据学主张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他们治学严谨,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汉学,但并不泥古、独尊汉学,而是强调通经致用,从古代寻找变革的根据。(3)“道咸以降之学新”。道咸之学由龚自珍、魏源领军,道咸时期是“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逮四裔”的“新学”。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与《瀛环志略》和姚莹与《康輶纪行》。
(二)三者之间的联系。(1)三个阶段的学术形态虽然不同,但其形成却具有相同的原因——世道之变化。清初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伤乱之际,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乾嘉时期“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对经世的关注下降,“得肆意稽古”,“经、史、小学专门之业兴”;道咸之际,“政治风俗已渐变于昔,国势亦稍稍不振”,虽“学者尚承乾嘉之风”,但为“图变革”,故学术“不循国初及乾嘉诸老为学之成法”。 (2)三个阶段虽然学术形态不同,但方法则大体相同——“学问之品类不同,而其方法则一。国初诸老用此以治经世之学,乾嘉诸老用之以治经、史之学,先生复广之以治一切诸学”。
2、论述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变革的政治、经济特点和变迁。
?背景、目的、结果:
洋务新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推行洋务新政;由于列强的控制,清政府的腐败,洋务新政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戊戌新政: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实行戊戌新政;由于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由于光绪帝没有实权,在顽固派破坏镇压下失败;
清末新政:《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兴起;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阻止革命形势发展,清政府实行新政;由于新政增加捐税,激化了矛盾,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涉及领域:
经济领域:洋务新政举办新式企业;戊戌新政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实业;
政治领域:洋务新政设立总理衙门;戊戌新政对旧制度进行不少改革;清末新政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
军事领域:洋务新政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戊戌新政实行征兵制;清末新政编练新军;
文教领域:洋务新政创办新式学堂;戊戌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小学堂;清末新政派遣留学生等;
?三次新政的相同点:
??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涉及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
①发生时代不同: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②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清末新政的主持者是地主阶级,未跳出“中体西用”圈子,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戊戌新政的实际倡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试图通过社会内部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强独立;
③ 性质、影响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洋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革命形势发展;
?从三次新政看晚清近代化的特点:
??①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②行动是迟缓的;
?晚清近代化行动的评价:
?①晚清政府的近代化行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由于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未进行彻底地改革的;
?②尽管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危机,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论述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教训。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特点。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1)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2)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3)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权力向苏共的最高领袖个人手中集中,使总书记变成全党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首脑。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教训。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 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前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顺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都足以证明这个体制的高效率。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8